日本生涯美学的背后,有一本不登广告的杂志,和一个穿女装的男子。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:外滩TheBund(ID:the-Bund),作者:yinan,头图来自:外滩TheBund
从日料店中的碗碗碟碟,到无印良品中的简约设计,日本的生涯美学已经走到了天下的各个角落。
但很多人不知道,在日式生涯美学背后,有一本七十余年不登广告的杂志《生涯手帖》,和一个”改变日本生涯“男子——花森安治。
花森安治的长相并不出众,他留着一头长卷发,曾被冷笑为“穿女装的怪人”。
留着长卷发的花森安治
但他开办的《生涯手帖》,自1948年创刊至今现实销售数目已经跨越一百万册。现在盛行的商品测评、餐桌俯拍,都来源于这本刊物。
这本日本“新国民杂志”的内容中,既没有国家大事,也不追新闻热点。它关注的是家庭主妇的厨房和餐桌,人们的一样平常衣着、家居用品,和普通人天天的生涯。
杂志创始人花森安治曾说:“改变一户家庭味噌汤的做法,比推倒一个内阁还要难题。”
他把自己人生中的三十余年,都投入在了这一本杂志上,也因此被誉为“日本生涯美学的奠基人”。
2021年2月最新刊行的《生涯手帖》
2021年是花森安治的110年诞辰,《生涯手帖》也已经刊行了73年。
在今年二月最新一期的内容中,依旧是早春时令蔬菜、天妇罗和布丁、带病生涯的履历。
但花森安治信任,纵然看起来普通,一样平常生涯从不微不足道。
用4万片吐司做商品测评
可是,戋戋一本杂志,怎么才气改变日本人的生涯?
花森安治选择从商品测评入手。
1954年,他从袜子最先举行测评,成为了日本商品测评的第一人。而他所接纳的方式,也让消费者可以完全信任测评效果。
以测试洗衣机为例:
首先要选择来自六个厂家的同一种机型,然后用相同的布料,以差异机械容量的八成为基准,通过清洗到脱水的整个历程,重复举行500次。
1965年《生涯手帖》测试洗衣机的场景
在每一台洗衣机运行500次的历程中,不仅能够磨练洗衣机的耐用度,对布料的洗涤效果,还能在现实操作中了解开关是否便利、洗衣时的震惊音量、排水时长等问题。
而测评的每一种洗衣机,都市有至少两台,需要由编辑自己划分前往阛阓和电器店购置。只有当两台机械差异不大的情况下,才气保证产物质量的稳固。
为了周全测评烤面包机,《生涯手帖》一共用了4万3千零88片吐司
测试插座,请10小我私家用各自的习惯每人拔插500次;测试可能的家庭内火灾原由,将一栋屋子完全销毁……
《生涯手帖》还测试了婴儿车和吸尘器;测试婴儿车时,测评者推着婴儿车行走了10公里
这样大量花费人力物力的商品测评,真的有效果吗?
1960年,在一次煤油炉考试中,在升温速率、耗油量、味道、清洁便利度等多个角度的评判中,尤其在安全性方面,英国产的煤油炉显示出了绝对的优势。
花森安治毫不客气地得出“国产的六种制品当中,不存在值得推荐的商品”这一结论。这在那时引发了热议,而且使得英国煤油炉销量大增。
但就在八年后,当《生涯手帖》再一次正式测评差异品牌的煤油炉时,日立、三菱、夏普的煤油炉已经和英国产物旗鼓相当了。
《生涯手帖》的测评历程
花森安治以为,若是杂志的刊行量能到达30万册,测评的效果就会给厂家带来影响。他曾说:“商品测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者,而是为了厂家。”
《生涯手帖》所在的办公楼,被称为“生涯手帖研究室”。这一名称和刊行的测评,都有美国消费者协会的研究中心与《消费者讲述》的影子。
《生涯手帖》封面
他曾说:“我们虽然是外行,但从消费者的态度对商品测评、发表意见,至少有了和厂家同等的基础。”
生涯手帖的测评,虽然借鉴了日本工业尺度(JIS),但始终从生涯中的使用方式出发,甚至发现了原本尺度的不足之处。
身高的差异,拔插插座的方式,一样平常做饭的场景……只有在真人的实验下,才气发现能经得起真实生涯评判的产物,这也是读者能信任一本小小杂志的缘故原由。
改变日本生涯的男子
《生涯手帖》声名大振,但首次见到这本杂志主编的人,往往会大吃一惊:“这位竟然就是……“
花森安治看起来既不像美男子,也不像精英,这位曾经出书过让人排队购置的《Style Book》的服装设计师,丝毫没有人们印象中时尚主编的样子。
但就是这位“有着巧妙怒容”、留长发、穿女装、戴贝雷帽的男子,通过自己的杂志,让“首饰”一词盛行起来,也通过一篇篇文章,改变着千千万万个日本家庭的一样平常生涯。
花森安治
花森安治出生于1911年,从小很顽皮,喜欢课堂后面的黑板上画《伊索寓言》中的场景,展露出了很强的绘画先天。
在他十九岁那年的暑假,年仅三十八岁的母亲去世了。
在母亲的病床前,他就曾说过以后想要成为一名记者或编辑。母亲去世后,花森写过剧本、开过咖啡店,也为杂志画过插画和封面。
虽然此前他就编辑刊行过《妇人生涯》杂志,但开办《生涯手帖》的想法,来自于另一位创始人大桥镇子。
花森安治和大桥镇子
那时的大桥镇子只有24岁,她的母亲依赖变卖衣物和首饰,一手抚育三个女儿长大。怀着对母亲的感念,大桥想出书一本面向女性的杂志,由此找到了同在日本念书新闻报社事情的花森安治。
花森回答说:“我母亲已经不在了,就让我帮你报恩吧。”
就这样,他们两人配合开办了这本面向女性读者的生涯杂志。日后,它成为了新生涯美学的代表刊物,风靡日本七十余年。
在花森安治担任主编的三十余年里,他亲手为每一期制作封面、绘制插画、设计版式,一期不落,仅封面绘画就创作了103幅。
从第一期最先,花森安治就亲自创作杂志封面
从1958年的第44号最先,摄影也被运用到了杂志的封面制作中。
现在人们拍摄美食喜欢从上方俯拍,而在半个世纪前,《生涯手帖》就在封面拍摄中接纳了同样的方式。
那时为了从房顶内侧安置摄像头,编辑部事情室的天花板,还被切开了一个四方的口。
1967年《生涯手帖》的摄影封面
从封面中就可以看出,作为主编的花森安治并不只是画画而已。他会通过字体设计和排版,让整个封面到达协调雅观。自己的创作署名也从不随意,每次都为了封面整体而接纳差异的形式、不停调整。
每当需要创作封面的时刻,他会把自己关在一个单独的房间内,专一苦苦创作一整天,任何人都不准入内。
重要的编辑们在门外注意着他的消息,听到屋内传来哼唱声,说明创作举行得很顺遂,而若是主编往返踱步,他们也要提着一口气。
花森安治创作的封面
这样投入心血的创作没有白费,每一期封面都对应着内容中的情绪,有时刻轻松愉快,有时刻暗含一些稍繁重的话题。
曾有哈佛研究新闻流传的美国人,专门来访问生涯手帖的事情室,他们评论说:“在书店看到杂志时,印象最深的就是封面。《生涯手帖》……不仅充满个性,编辑的理念也清晰出现。哪怕是完全不懂日语的美国人,也能一眼看明了这本杂志是有态度和思索的。”
守住一样平常生涯,就不会发生战争
现在来看《生涯手帖》,依然是新鲜的,它的内容令人感应亲热,却又独具气概。它对人们衣食起居的关注仍不过时,甚至常看常新。
但现实上,这本杂志创建于一个特殊的时代。
1945年,战败后的日本一败涂地。而花森安治在战后推出一本关注一样平常生涯的杂志,也是出于他对战争的反思。
《生涯手帖》中关于战争的特辑
他曾说:“若是每小我私家都能通知好自己的生涯,就不会发生战争。”
一样平常生涯,是历经战争的糟蹋后,他所发现的每小我私家都值得守护的器械。
花森安治用《生涯手帖》说出,不管是作为主妇照样消费者,她们看重的事物也是值得珍视的。而“守住一样平常生涯”,才恰恰能抵制更大的洪流。
而战后的主妇们,也通过这本教授用旧布制作衣物、改善家庭摒挡的味道、挑选好用的日用品的生涯手册,重新在战后获得了一种新的生涯美学。
《生涯手帖》中关于果汁的文章
《生涯手帖》是质朴的,这种质朴来源于它从现实生涯出发。
杂志中推荐菜谱的食材,一定是每个家庭都容易买到的;测评的商品,是从真实的生涯体验出发的;就连用作封面的物品,也是生涯中随手可得的器械。
花森安治说:“萝卜、羊栖菜、炖油炸豆腐,我们起劲去改善这类出现在任何一个家庭餐桌上的家常菜,哪怕收效甚微。由于与其让一道菜看上去荣耀鲜艳,不如让它真正为生涯添滋加味,这是我们的想法。云云一点点改善做法,是否会逐渐改变生涯的容貌呢——我们怀着这样的期待。”
1960年的《生涯手帖》先容了简朴易做的热三明治
七十年过去了,《生涯手帖》仍在刊行。这些家常菜的味道改变了吗?我不知道。但我看到,这本杂志不仅“守住了一样平常生涯”,还从中缔造了一种真正的生涯美学。
1978年,花森安治在校稿后第二天的深夜,因心肌梗死病逝,享年66岁。
花森安治
编辑们在生涯手帖研究室内亲自搭建了祭坛和会场。这场葬礼的最后,全员一起朗读了杂志内,从创刊号延续至今的花森安治所写的寄语:
这是属于你的手帖 内容一应俱全
希望其中有一两项
能马上对你今天的生涯有所助益
纵然有一两项
看似不能马上起到作用
也期许能留在你的心里
未来逐渐改变你的生涯
就像这样
这是属于你的生涯手帖
资料来自《花森安治的手艺》、《编辑部的故事》、《改变日本生涯的男子》
本文来自微信民众号:外滩TheBund(ID:the-Bund),作者:yinan
原创文章,作者:dddof新闻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ddof.com/archives/73032.html